請把課堂還給孩子們
邢桂娥
多少教育理念層出不窮,多少教育方法推陳出新,從教十年,我在這眾多教育思想里模仿嘗試,總想找到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真諦。卻在后來的實踐中才真正明白,我們不能盲目地去推崇某種方法和理念,我們真正應該更多關注的是孩子,了解孩子們真正需要什么樣的課堂?了解孩子們真正喜歡什么樣的課堂?
詮釋這兩個問題還得從我最近上的兩節(jié)課開始談起。最近教研公開課《地震中的父與子》,說實話,這樣的生死大愛很難讓孩子們能夠入情入境的感受課文。在后面朗讀課文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面對地震中父親對著廢墟里兒子歇斯底里的呼喊的時候,孩子們臉上不是傷心難過,而是發(fā)出了笑聲。這樣的笑聲在這樣的場景里顯得極不合時宜,這樣再一次應證了我之前的顧慮,但是也讓我明白了我明天的課應該怎么上了。
第二天的公開課如期舉行,我一改平時的滿臉笑意,而是表情變得凝重。開場白我講到了昨天孩子們在讀到地震中的情節(jié)時發(fā)笑的場景,談到了老師的感受,并播放了一段地震中的視頻。一幅幅滿目瘡痍的場面,一幕幕對失去親人時痛不欲絕呼喚的場景,孩子們的眼睛由慢慢的濕潤,跟隨里面的情節(jié)而或喜過悲。他們在父親挖掘廢墟里的孩子時,神經(jīng)緊繃,朗讀時讀出了悲傷的情感;在父親和兒子團聚時,孩子們臉上的烏云終于撥開,那種喜悅無異于自己投入了自己爸爸溫暖的懷抱;最后高潮部分,配樂講汶川地震中,一個媽媽為了救自己襁褓中的孩子不惜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一切危險的故事,孩子們再一次被感動得泣不成聲了。
設計這樣的一節(jié)課,是因為我知道了:孩子們需要什么?他們需要的是對地震這種自然災害的理解和體會,沒有這樣情景的體驗,他們的感情不可能和文本產(chǎn)生共鳴。
那么孩子們到底喜歡怎樣的課堂呢?聽過很多的公開課,我發(fā)現(xiàn)老師們都會精心地去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精心地去預設每一個生成,甚至更有甚者會設計自己每一句的“臺詞”。我們總在這個“精心設計”中按部就班,孩子們總在這種“精心設計”中昏昏欲睡。老師們設計的真的是學生喜歡的嗎?值得我們?nèi)ニ伎肌?/span>
最近的一次家長開放日課上,我選擇了《落花生》這篇課文。這篇課文語言樸實易懂,文章脈絡非常清晰,對于有著自學能力的五年級孩子來說,讀懂課文并不是很難??墒呛⒆觽兊降资窃趺慈ダ斫獾哪??在分析課文時,我把問題拋給了孩子們。“孩子們,我們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你對這篇文章有哪些體會或者疑問呢?
思維迸發(fā)的漣漪在教室里激蕩開來,小手高高舉起,一個勁的喊著老師,好像急于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第一次感受到了孩子們“翻身做主人”的渴望。孩子們提問的有些是比較小的問題,但確實是他們理解的盲區(qū),而有些孩子提出的問題卻一下子就能夠把握文章的中心。我之前設計了很多課件,由于孩子們提問的順序不一,因此我并沒有按照之前的設計進行,而是在孩子們有疑問的時候,摘挑出來跳躍式講解。
在孩子們正講得很盡興很投入的時候,我們班陶司牧站了起來,“老師,我覺得文中:‘父親的話卻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上?!@句話中的‘印’字我覺得可以換成另外一個字?!碑敽⒆釉谔岢鲞@個問題的時候,我正無比的興奮,因為這是我之前在課件里設計過的,把“印”字換成“記”字,讓孩子們來比較哪個字用得更好,當然是作者用得好,正當我要把這個課件調(diào)出來的時候,那個孩子接著說:“老師我覺得‘印’字用得不好,我想換成‘刻’字?!蔽乙幌伦芋@呆了,這絕對是我之前所沒有預設到的,孩子們敢于挑戰(zhàn)權威了,而且老實說,這個“刻”字確實比文中的“印”字更加的深刻,更加能夠表達作者的情感。我用驚訝和贊許的目光看著這個孩子,心中無比的激動。“孩子們,你們覺得哪個字更好呢?”孩子們七嘴八舌的爭論開了,有很多同學不認同他的觀點,因為在他們看來,我們班同學怎么能夠和作者比了。可是也有一部分同學卻認為陶司牧的字用更好,因為他們說“印”字只在表面上的,“刻”卻可以深入骨髓,因為有一個詞就叫“刻骨銘心”……最后當我說出認同“刻”字用得更好時,孩子們驚呆了,都為陶司牧同學鼓掌。最后結束語我對孩子們說:“孩子們,課堂應該是你們的,課堂的精彩正是由于你們思維火花的碰撞才能生成這樣的精彩,老師為你們的精彩感到自豪和驕傲?!痹捯魟偮洌淌依镎坡暲讋?。這個掌聲不是給我,而是應該給這些智慧的孩子們。
回到我們之前的話題:到底怎么樣的課堂是學生需要的?在圍繞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只有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欲望、認知欲望和情感需求的內(nèi)容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怎么樣的課堂是學生喜歡的?能調(diào)動學生的的積極性,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讓他們在這樣一個自己熱愛的舞臺上盡情展示自己的課堂才是學生最喜歡的課堂,所以:請把課堂還給孩子!